侵犯商業秘密罪認定是怎樣的
1、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商業秘密權(商業秘密權利人對商業秘密所擁有的合法權益)以及受國家保護的正常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
2、客觀方面
客觀上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且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1)首先,行為對象為商業秘密。商業秘密,即經營信息。
(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3)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這里的重大損失,是指經濟方面的重大損失,包括減少盈利、增加虧損、引起破產、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等等。根據司法實踐,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追訴。
3、主體方面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
4、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至于行為人出于何種動機而實施犯罪,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時可考慮的情節。
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標準是什么
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構成要件,重在認定其客觀方面。而認定其客觀方面,難點有二:一是商業秘密的界定,二是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認定。具體來說:
1、商業秘密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商業秘密是一種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圖象為載體,也可能以實物為載體,還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腦或操作方式中。
(2)商業秘密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事項,即必須是僅限于一定范圍內的人知悉的事項。
(3)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經濟利益,僅限于積極的經濟利益,即能使權利人增加財產或者財產上的利益。
(4)商業秘密具有實用性,即具有直接的、現實的使用價值,權利人能夠將商業秘密直接運用于生產、經營活動。
(5)商業秘密經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6)商業秘密的使用權可以轉讓并且沒有固定的保護期限。
2、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4)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
綜上所述,根據司法實踐,我們了解到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追訴。所以一旦被訴該罪,最好直接求助于專業的刑辯律師,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免受不白之冤。針對如何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問題,律霸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更約權
2021-02-0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