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并處罰金規定有哪些
詐騙罪并處罰金的規定主要是在我國刑法中詐騙罪的相關條款中,如詐騙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的構成條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詐騙罪并處罰金規定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詐騙罪并處罰金的規定主要是在我國刑法中詐騙罪的相關條款中,如詐騙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財產及合伙人的財產處分權
2021-03-24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