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勒索罪的定義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采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敲詐勒索財物,敲詐勒索行為與他人交付財物之間,可以表現為三種不同的情況:
一是行為人要求被害人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交付財物,否則會在日后將其威脅的內容付諸實現。
二是行為人當面對被害人以當場實施暴力相威脅,要求其答應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交付財物。
三是行為人以日后將要對被害人實施侵害行為相威脅,要求當場交付財物。這表明,對于敲詐勒索罪來說,行為人絕對不可能以當場實現威脅的內容相恐嚇,當場非法占有他人財物,這也是本罪與搶劫罪的顯著區別。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還必須是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才能構成犯罪。根據2000年4月28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準問題的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以1000元至3000元為起點。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上述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標準。
與詐騙罪的區別
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犯罪主體都是一般主體,犯罪主觀方面都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二罪的根本區別在于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的不同:
在犯罪客體上,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和公民人身權利或其他權益;詐騙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
在犯罪客觀方面,本罪表現為以威脅或要挾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懼而被迫交付財物;詐騙罪表現為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地"交付財物。在敲詐勒索案件中,有的行為人具體實施的行為可能包含有欺詐因素,但這種欺詐因素僅為敲詐勒索的"由頭"或"借口",而非敲詐勒索的實行行為,即并非本罪客觀方面的行為。換言之,構成敲詐勒索罪,不以是否有"借口",或者"借口"是否真實為要件。例如,甲給乙的父親寫信,謊稱乙打他的事實,具有欺騙性,但是,他并不是靠欺騙方法蒙蔽乙的家長,使其自愿交付數額較大的財物,而是靠殺乙相威脅,企圖迫使乙的家長交付數額較大的財物,應定敲詐勒索罪。一般情況下,編造虛假的"惡害"威脅被害人是,如果行為人自己冒充"惡害"發出方,則成立敲詐勒索罪;如果行為人冒充麻煩解決者,以解決麻煩為由騙取錢財的,則成立詐騙罪。行為同時具有欺騙和恐嚇性質,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產生恐懼心理,二者同時起作用,則成立敲詐勒索罪和詐騙罪的想象競合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敲詐勒索以威脅或要挾方法構成相應的犯罪,而詐騙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構成犯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沒經過業主大會選舉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合法嗎
2020-11-20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