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民事糾紛當事人無法解決時,往往都會提起民事訴訟讓法院來判決。因此,提前了解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程序,可以避免你在提起民事訴訟時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下面,律霸小編下文對民事訴訟程序做了詳細的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一審起訴
(一)立案
當事人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立案。立案庭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將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駁回起訴。當事人不服,可以在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受理
如果當時提交起訴狀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法院會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法院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開庭要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三)開庭
開庭時,首先宣布開庭,接著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接著是法庭調查,在法庭調查中,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再接著進行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舉證質證完畢之后,開始法庭辯論,在法庭辯論中,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四)宣判
首先是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如果最后沒有達成調節協議,則由合議庭合議做出裁判(宣判),雙方同意判決后,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者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如果雙方不同意裁判的,可以提出上訴。
二、上訴
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可以再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在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后,符合條件的,予以立案。
立案后,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應提前3日公告。
開庭時,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接著進入法庭調查,再接著,進行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法庭調解,最后由合議庭做出判決。如果雙方能夠達成調解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民事訴訟主要分為立案、受理、開庭、宣判四個階段,其中最為重要的階段應該是開庭,因為在開庭期間當事人能否說服法官支持自己的主張會成為訴訟能否勝訴的關鍵。要是你有不明白的,可以來電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獲得解答。
屬于民事訴訟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的內容有哪些?
如何確定民事訴訟管轄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