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據的合法性是指什么
合法性是有效證據的基本特性之一。關于證據的其他特征的論述可參見刑事訴訟法學部分中的相關內容。民事證據的合法性,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不為法律所禁止,否則不具有證據效力。對證據合法性的要求,目的是為了保障證據的真實性和維護他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體現了人們對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雙重要求。
二、證據合法性包括哪些內容
1.證據合法性—主體合法:
證據主體合法。證據主體是指形成證據內容的個人或單位,證據主體合法,是指形成證據的主體須符合法律的要求。主體不合法也將導致證據的不合法。對證據主體的法律要求,也是為保障證據的真實性。因此法律根據證據特點,對某些證據的證據主體規定了相應的要求。例如,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作出鑒定結論的主體必須具有相關的鑒定資格等等。
2.證據合法性—形式合法:
證據形式合法。證據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為證據不僅要求在內容上是真實的,還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例如,單位向法院提交的證明文書須有單位負責人簽名或蓋章,并加蓋單位印章;保證合同、抵押合同等,需要以書面形式的合同文本加以證明。
3.證據合法性—取得方式合法:
證據取得方式合法。當事人收集的證據材料能否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還要看該證據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律規定證據取得方法必須合法,是為了保障他人的合法權利不至于因為證據的違法取得而受到侵害。例如,利用視聽資料來證明案件事實時,就要求視聽資料的取得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如他人的隱私權等。常見的容易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證據取得方式是所謂偷錄、偷拍。再如,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兩人以上共同進行,不得由一名審判員或書記員獨立調查,屬于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也不能進行證據調查。
4.證據合法性—程序合法:
證據程序合法。證據材料最后要作為證據還必須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沒有經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該證據仍然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根據。這一程序就是證據的質證程序。《最高人一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不經過質證,直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貸款能用別人的抵押物嗎
2021-03-21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采用虛假文件多騙取拆遷補償款的行為會構成什么罪
2021-02-27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屬租賃性質,拆遷時有無賠償
2021-02-28公房拆遷是不是只算實用面積
2021-03-04廣州舊城改造周邊住宅升值 "淘金"要著眼長遠
2021-01-16房屋拆遷委托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1-2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補償的?
2020-11-16廣州舊城改造拆遷補償大漲 最高夠買一手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