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證的過程法律上沒有順序上的限制,但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應當按照糾紛產生的過程、取證順序等有條理、有邏輯地出示證據,便于法官判斷爭議焦點以及糾紛的解決。另外,如果有證人出庭的話,需提前與法官溝通,提出申請。開庭過程不允許證人旁聽,在庭外等候,需要作證時再到庭說明要證明的事實及接受詢問。
人證包括證人證言和被害人陳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訴辯解。證人是指了解案件情況并向法院或當事人提供證詞的人。證言是指證人將其了解的案件事實向法院所作的陳述或證詞。
物證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場所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的實物和痕跡。物證包括實物和痕跡兩類。前者指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客觀實在物;后者包括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印痕和物體運動時所產生的軌跡,如腳印指紋等。具有較強的客觀性、穩定性。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準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第五十五條 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
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出示證據并沒有一個順序之分,只是在法條上面可能會有先后順序,但是在實際操作之中是根據案件的事實情況來進行出示證據。一般來說,在進行開庭的時候,證人是不允許進行旁聽的,旁聽的只有在需要證人作證的時候才會要求其出庭。
怎樣認定偽造證據罪
勞資糾紛的訴訟該準備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的區別
2021-02-22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外包的意義
2020-12-16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