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保護制度具體指的是什么
我國的憲法、刑事訴訟法雖然都規定了舉報人、證人舉報和作證的權利,最高人民檢察院、中紀委、監察部等部門也有相關的文件涉及保護舉報人、證人的權利,但是我國現有的證人保護制度多是宣示性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在實踐中實施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比如,由于事前沒有及時保護證人的人身安全,使證人的生命受到威脅、身體受到傷害甚至家人遭到打擊報復;由于沒有做好嚴格的保密措施,泄露了證人的姓名、身份,使證人受到歧視;由于沒有保障證人的合法權益,使證人因作證而影響工作和人事關系;由于證人未能享有客觀作證的條件,使證人在作證時受到各方面的干擾等等。但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單一的證人保護法律,也沒有專門的計劃和經費。國外的證人保護制度非常成熟,美國、新加坡、德國等國家都有單獨的證人保護法。除了這些單獨的立法以外,很多國家的訴訟法,都有關于證人保護的規定。除了這些國家法律和國際公約之外,很多國家還有專門的證人保護計劃,還有很多國家,比如美國、澳大利亞,有專門的證人保護機構。
我國學術界對此并未形成一致的共識,不同法學專家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程宗璋認為“證人保護程序是由司法機關對證人及其一定范圍的親屬的人身安全加以保護的制度”(--《關于證人制度的比較與思考》);何家弘認為它“是指國家對證人在履行公民作證義務的同時所給予的人身及財產方面的法律保障”(--《刑事證據制度改革研究》) 戴澤軍則給出了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概念。“狹義的是人民法院對出庭作證的證人及其一定范圍內親屬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和財產予以保護的制度;廣義的證人保護還包括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到案作證的證人的保護”(---《證據規則》)
證人的保護制度,近幾年在我國開始逐漸完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司法保障體系建立后,有關的當事人在問題的處置上可以按照具體的程序上進行操作,但是在實踐中還是會有一定的出入,所以自己要注意有關的問題減少自己的操作失誤。
偵查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定?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量刑標準
2020-11-27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