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情節輕微的不會被處以死刑,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這兩種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傷害罪的既遂與故意殺人未遂兩種情況。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種情況中的兩種罪,都造成相同的結果,因此,必須準確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
傷害致死與殺人既遂在客觀方面都產生了死亡結果,但其主觀要件的內容不同,前者為故意傷害他人,后者為故意剝奪他人生命。
傷害既遂與故意殺人未遂,雖然只產生了傷害結果,但其主觀要件的內容不同,前者為故意傷害,后者為故意剝奪他人生命。
如何判斷行為人故意的內容,是一個復雜細致的問題。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考慮行為人的認識水平、行為能力,也要考慮作案時的客觀環境,作案的全過程。只有在把全部案件事實搞清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判明行為人主觀要件的具體內容。
法律依據:
[刑法條文]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 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犯罪羈押最長時間
2021-02-09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