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判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遺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故意傷害罪的判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四、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是什么?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力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體,如打傷、刺傷、燒傷等。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人負有法律上扶養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則是行為人具有損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遺棄罪只能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只有在當事人不履行應盡義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會構成遺棄罪,所以,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不屬于法條競合,如果同時構成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是不太可能判緩刑的。
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拆遷發生糾紛是否可行政訴訟
2020-12-20村委會是征地拆遷的主體嗎
2021-02-08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