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殺人罪分為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殺人指的是主觀上故意致人死亡并達到目的,過失殺人指的是本意不是致人死亡但致人死亡。經(jīng)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故意殺人最高可處死刑,過失殺人最高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些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來規(guī)定的。
2、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4、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5、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6、【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7、【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shù)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綜上所述,故意殺人應當判處死刑,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過失殺人應當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有什么
故意殺人致人輕傷怎么判
故意殺人未遂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本必須是現(xiàn)金嗎
2021-01-13非法經(jīng)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兒媳女婿有贍養(yǎng)義務嗎
2020-12-11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zhí)行局可以執(zhí)行嗎
2021-01-21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法律規(guī)定農(nóng)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16房屋拆遷臨時安置費多少錢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