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能不能辦取保候審
故意傷害罪滿足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是在偵查階段向公安機提出申請,申請人的資格僅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取保候審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人保另一種是財保,由申請人向公安機關提供保證金或者保證人,并提供保證書。?保證人應當符合的條件: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必須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必須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必須有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
故意傷害罪形態認定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規定當中,只要犯罪嫌疑人滿足取保候審所要求的法定條件,那么就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和犯罪嫌疑人具體所犯的罪行種類以及程度深淺并沒有關系,?當然如果無法申請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權有爭議的房屋如何進行拆遷補償
2020-12-22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