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如何處理?
對未成年人實施了故意傷害的處理方式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
二、我國《刑法》第17條是什么?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當代社會,如果對于未成年人實施相關的犯罪行為,那么應當是按照刑法當中的條文來進行處理的,比如說故意傷害他,需要看故意傷害的具體所導致的結果來進行判斷,如果導致輕微的傷害的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即可。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調解嗎?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