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女方起訴主張孩子應該歸她,并要求男方支付每月3000元的撫養費,直至孩子年滿18歲;而男方則辯稱,雙方只是代孕關系,他出錢請她生孩子,理所當然擁有孩子的撫養權。日前,思明區法院審結此案,判決孩子撫養權歸女方,男方需承擔64萬元的撫養費。
老年喪女請人代孕
張三(化名)是一家電子公司的老板,名下擁有多處房產,他投資開辦的公司每年納稅就有30多萬元,是個令人稱羨的企業家。他原本還有個羨煞旁人的家庭。他與妻子相識于大學階段,婚后兩人幸福美滿。婚后一年,妻子生下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更是他們的驕傲:“多才多藝,拉得一手好小提琴。成績也不錯,中考時還高分考入廈門一所知名重點中學。”一切看起來都往好的方面發展。
然而,人生常有不如意。2004年,張三的女兒遭遇車禍,被撞成植物人。“經過三年的治療,卻回天乏力,最終不治身亡。”談起往事,張三仍然悲痛不已。正是因為失去了孩子,張三才會想再要一個孩子。但是,“妻子已經年近半百,不適合再生育了。”
對孩子的迫切希望讓張三想到了通過代孕中介實現“延續香火”。因此,在中介的介紹下,他認識了曉-玲(化名),請她幫忙代孕。
“當時說好代孕期間生活費是每月5000元,抱小孩時再付20萬元,不過沒有簽書面合同,只是口頭約定。”按照張三的說法,曉-玲和他開始交往后不久,就以“無法保證生了小孩能拿到錢”為由,不時哭鬧。
為了使代孕順利進行,張三抵不住曉-玲的“再三哭鬧”,在經濟上慷慨解囊,“后來每月生活費改為1.5萬元,先后至少給了20多萬元現金。”
爭奪孩子鬧上法庭
2012年3月,曉-玲生下了非婚生女兒芳-芳(化名)。孩子出生后,張三夫妻興高采烈,認為“后繼有人”。很快地,二人找到曉-玲要孩子。他們認為,既然是“代孕”,曉-玲也收了錢,生了孩子當然應該歸付錢的一方。
但是,母性使然。看到小孩的天真模樣,曉-玲動心了,她拒絕將孩子交給張三夫婦,并否認自己是“代孕”的,稱孩子是她與張三的情感結晶,跟她存在直接血緣關系,認為孩子應該留在自己身邊。就這樣,孩子的歸屬遲遲沒有定論。
張三夫婦幾次三番找曉-玲,試圖“溝通”。但是曉-玲的態度很堅決。對此,張三很憤怒。他覺得曉-玲作為“代孕媽媽”,卻違反“代孕”協議,想把孩子留在身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孩子敲詐錢財。在產后的第三天,他決定向曉-玲停止“物質支持”,他不僅沒有再給曉-玲每個月1.5萬元的生活費用,“對孩子的奶粉錢都不聞不問。”
在幾次要求“要回”孩子未果的情況下,張三甚至覺得“孩子不是自己的骨肉”,要求對孩子進行親子鑒定。因為他懷疑*玲和其他男人有親密關系。不過,親子鑒定的最終結果表明,這個非婚生女與張三有血緣關系,同時,與曉-玲也有血緣關系。也就是說,孩子是他們兩個人的。
在被停止“物質供應”的情況下,曉-玲獨立撫養孩子。但由于之前的“代孕”協議,她很早就辭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在日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她將張三告上了法庭,要求獲取孩子的“撫養費”。
法庭宣判孩子隨母
面對曉-玲的指控,張三顯然“有備而來”。他自認為“自己和妻子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家庭條件優越”,因此他要求法官將孩子判由自己撫養,因為孩子跟著他能夠有更好的成長條件。
而曉-玲不依不饒。她強調,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她只想自己撫養。最重要的是,孩子目前剛出生不久,還在哺乳期,需要媽媽母乳喂養,不宜離開母親。同時,曉-玲還請求法官判令張三支付撫養費64萬元。
在庭審過程中,法官認為,根據法律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本案中,原、被告對非婚生子女都有撫養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哺乳期的子女以跟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宜,被告應當支付非婚生子女的部分生活費、教育費直至孩子獨立生活為止。
法官還解釋說,根據被告的經濟水平及廈門市的生活水平,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非婚生子女的撫養費每月3000元,計至孩子成長至18周歲總計64萬余元,有事實與法律依據,依法應予以支持。
最終,法官判定將非婚生子女判決給曉-玲撫養,張三需支付給曉-玲撫養費64萬元至以非婚生子女名義開立的銀行賬戶。同時為了保證金額全部用于撫養孩子成長,曉-玲可每月支取3000元,張三有權對孩子撫養費的使用情況進行必要監督;曉-玲當月支取的撫養費如超過3000元,應征得張三的同意。
【法律解讀】
代孕協議不受法律保護
在本案中,張三一直“咬定”自己與曉-玲之間存在“代孕”協議,因此孩子應該由自己撫養。對此,記者采訪了思明區法院民一庭法官俞*強。
俞*強認為,從本案的案情來說,僅從張三提交的證據來看,尚無法明確認定是“代孕合同”。即便雙方在現實中簽訂“代孕合同”,其法律效力仍然無效。
代孕合同,即為代孕方與求孕方約定在代孕中雙方權利義務的有償合同。目前我國法律沒有對代孕合同作出明確規定,但衛生部于2001年頒布實施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中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應當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以醫療為目的,并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根據該規定,禁止實行代孕技術,只允許采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通過妻子的子宮進行懷孕。
從生育權和親權的角度來看,目前受法律保護的生育權主體僅限于締結了婚姻關系的夫妻。合法的生育應以結婚登記并辦理準生證為條件。代孕方將基于血緣關系的親權通過代孕合同轉移給求孕方,違反了親權專屬于父母,不得讓與、繼承或拋棄的原則。從代孕合同的本質來看,是將代孕方的子宮作為“物”來出租使用,將孩子作為商品交易的對象。以上兩方面均反映出代孕合同有違公序良俗、社會公德的一面,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相違背,應屬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需要還定金嗎
2021-03-17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