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釁滋事罪構與故意傷害區別是什么?
(一)犯罪主體:故意傷害罪主體與尋釁滋事罪主體范圍不同。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范圍包括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和十六周歲以上的兩類。前者主要為重傷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則包括對輕傷和重傷都承擔刑事責任。
尋釁滋事罪的主體在《刑法》第十七條中沒有明確規定,因而其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年滿十六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二)主觀方面:故意傷害罪與尋釁滋事罪在主觀方面都是故意,但兩罪的故意內容有重要差別。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必須是有傷害的故意,必須是故意使他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在司法實踐中,根據實際造成的損害結果來確定是輕傷、重傷或者傷害致死來處理。
尋釁滋事罪的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公共秩序的危害結果,而積極希望并促使這種結果發生。
注意:尋釁滋事罪較故意傷害罪具有的明顯特點:
1、犯罪的目的是破壞公共秩序,向整個社會進行有意識地挑戰。
2、犯罪動機是出于流氓動機,或是尋歡作樂,或是耍威風、逞強好勝。尋求精神刺激,以填補精神空虛。
3、犯罪起因是“無事生非”,而故意傷害往往是“事出有因”。區分“無事生非”與“事出有因”應當以一般正常人而不是以行為人的認識為判斷標準。
4、犯罪行為特征:尋釁滋事罪區別于故意傷害罪的行為特征主要是隨意毆打他人。隨意,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隨心所欲,在刑法實務上一般將隨意行為分為兩類:(一)無端滋事型。就是行為人毫無來由地惹事生非、打人毀物、尋釁鬧事;(二)小題大做型。就是被侵害者此前的舉動根本不至于引起普通人那么強烈的反應。如甲乙是路人,在行走過程中,甲看了乙兩眼,結果乙就暴打了甲一頓,這就是小題大做。
二、在客觀行為方面:
故意傷害所侵害的對象往往比較特定,一般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人,且在傷害行為實施之前往往有一個準備過程。而尋釁滋事往往對對方的人是見一個打一個,侵害的對象比較隨意,只為了追求精神刺激而不計后果,在行為發生時大多是臨時起意的,對認識或素不相識的人無理無故進行毆打,是一種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風。
尋釁滋事犯罪對象:一般不是損害特定的個人,而是出于尋求精神刺激的動機隨意選擇侵害對象;而故意傷害往往是刻意選擇侵害對象。
在當代社會現在尋釁滋事和故意傷害的話,他在法律定義當中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的,前者他是無緣無故的所進行的一種鬧事處理,但是后者的話他是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都是有特定的對象的,因此兩者的處罰力度的話,也是存在著不一樣的規定。
尋釁滋事罪量刑是怎樣的
打架被定尋釁滋事被抓會怎么判?
尋釁滋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