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中止有哪些條件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審理案件時,中止審理的情形包括一方當事人死亡、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等。
相關法律規定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當事人平等原則
當事人平等原則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
(2) 訴訟權利義務平等。
(3)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當事人平等原則的根據,一是源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是該憲法原則在司法救濟制度中的具體體現;二是源于民事主體在民事實體法律關系中的平等。民事實體權利義務的平等決定了訴訟權利義務的平等;訴訟權利義務平等是維護實體權利義務平等的必要手段。
當事人平等原則的實現依賴于法院的保障。它要求法院確實保障雙方當事人處于完全平等訴訟境地,對當事人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得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要求法院為雙方當事人創造和提供同樣的、均等的行使訴訟權利的手段、機會和便利條件,不得厚此薄彼;要求法院幫助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主動告之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如何行使及其后果,及時行使釋明權;要求法院對一切訴訟參與人平等保護和平等制裁。總之法院確實履行好保障職責,是當事人平等原則得以實現的關鍵。
三、程序參與原則
程序參與原則有兩項基本要求:
1、當事人對程序的參與必須是自主自愿的,而非受強制被迫的行為。當事人是民事程序的訴訟主體,有權決定是否發動和參與訴訟程序,“不告不理”的規則就是體現了當事人參與訴訟的自愿性。程序參與原則要求立法者和法官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和人格,對其參訴意愿不得強迫或限制。
2、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訴訟過程和裁判結果的充分的參與機會,這是程序參與原則的核心內容。一方面,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訴訟過程的參與機會和權利,享受“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另一方面,當事人必須擁有影響裁判結果的參與機會和權利,不該受到突襲裁判。
程序參與原則在憲法上的依據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權利參與立憲過程和決定其結果,“憲法必須確保一種參與、影響政治過程的公平機會。”程序參與原則就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在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它的意義在于:保障當事人有充分的機會參與訴訟程序,至少享受“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為裁判的結果帶來正當性;同時還有利于促使當事人接受審判結果。
民事訴訟在辦理過程中遵守相關的公平、公證的原則,案件的當事人應積極的遞交案件證據,說明案件請款。有利于我國的司法機關和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的審理,確保公民的合法權益,處罰這類違法的案件當事人員。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撤銷權適用訴訟中止嗎?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期限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30拆遷安置房贈贈與書怎么寫
2021-02-09拆遷安置房的房產證是不是從簽訂拆遷協議算起
2021-03-22遭遇強制拆遷如何維權
2021-01-09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管理規定
2021-01-30拆遷補償安置款同住人如何分割
2021-01-18城市房屋拆遷時,政府負有哪些責任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