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和中止有哪些區別
(1)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當事人主觀意志以外的情況,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則取決于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即當事人行使權利或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行為。
(2)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而訴訟時效中斷則可發生在時效進行的整個期間。
(3)訴訟時效中止是時效完成的暫時障礙,中止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繼續進行;而訴訟時效中斷則是時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礙,中斷以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斷前后實際上是兩個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力即喪失請求司法機關強制力保護其權利的法律制度。訴訟時效屆滿的效力對于權利人來講,其在法律上的勝訴權消滅。但是其民事上的實際權利是存在的,即其權利由原來的有法律保護的法律上的權利因時效屆滿而轉化為沒有法律保護的自然權利。對于債務人來講,訴訟時效超過后,債務人只是責任可以免除,但債務并沒有消滅。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以確定財產關系,加速社會經濟流轉,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便利人民法院及時正確審結民事案件。
《民法通則》單設一章規定了訴訟時效。《合同法》對訴訟時效沒有專章規定,只是對兩類合同規定了的4年的訴訟時效。關于租賃合同的訴訟時效規定在《民法總則》中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
在租賃合同中,因為所涉及的權利內容不同。例如,有違約所引起的租賃合同的解除,有違約所導致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有租賃合同到期后出租人對于租賃物的返還請求權,有因承租人拒付租金所引起的追索租金的請求權等。雖然所依據的基礎法律關系都是租賃合同關系。但是,因為所主張的請求權不同,適用的訴訟期間也不同。即因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因為延付或拒付租金引起的糾紛應當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外,其他基于租賃合同所引起的糾紛均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即分別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和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原告在辦理這類訴訟時,在辦理這類訴訟時,應積極的對這類案件的證據和案件訴訟書進行遞交。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國的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審理,處罰這類違法人員。
延長債務訴訟時效的若干辦法
交通事故訴訟時效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
交房的訴訟時效中斷情形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
2021-03-17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