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法院中止審理的情況是怎樣的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種,在《民事訴訟法》第150條中有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刑事案件中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訴訟類型不同,那么對中止訴訟的情形規定也不一樣。而在導致訴訟中止的情形消失了之后,就應當恢復訴訟,繼續對案件作出審理才行。除此之外,在訴訟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一些情況,導致訴訟直接終結。而在這方面,三大訴訟的要求也存在差異。
民事訴訟中中止審理提出的期限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