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開庭流程是什么
一、開庭
1、 宣布開庭。
核對當事人身份。原告(或上訴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籍貫、職業、住所地(是訴訟代表人的陳述姓名、職業、住所地;是法定代表人的陳述姓名、職業、單位住所地)。
委托代理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身份及代理權限。
被告 (或被上訴人)、第三人(或原審第三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及委托代理人向法庭陳述自己的身份。
審判長詢問當事人對出庭人員的身份有無異議。
2、 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名單
3、 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鑒定人(或勘驗人、翻譯人)回避。
二、 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
一由原告(或上訴人)向法庭陳述訴訟請求(上訴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二由被告(或被上訴人)對原告(或上訴人)的起訴(或上訴)作答辯;
三由第三人(或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陳述(或答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和理由。
2、 當事人提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上訴請求),審判長應詢問被告(被上訴人要求當庭審理或在15天答辯期滿后開庭審理。被告(被上訴人)是否同意當庭審理?
3、 當事人舉證程序和要求:
先由原告(上訴人)對自己的主張向法庭提交證據,由被告(被上訴人)進行質證。
由被告(被上訴人)提交反駁原告(上訴人)訴訟(上訴)請求的證據,原告(上訴人)質證。
由第三人(或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舉證,由XXX 質證。
當事人舉證完畢后,如發現一方或雙方對自己的某些主張沒有舉證,審判長應告知其法庭提交相關證據。
若當事人對某些主張不能當庭舉證,確有理由的,審判長應宣布在庭審后*日內向法庭提交,并在下次開庭時進行質證。逾期不提交,視為不能舉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舉證應注意:
當事人所舉的證據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的七種證據形式,即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
舉證時應向法庭及對方當事人提交自己一方的證據復印件,書記應同時提供原件,以備當庭核對,物證要提供原物,原物確實無法提供的,要說明原物存放的地點。
出示和宣讀證據時,應向法庭陳述證據的名稱、證據的來源和證據的基本內容,說明提供該份或該組證據的目的,要證明什么問題。
對對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要對該證據的真實性進行確認,對該證據的取得是否合法提出意見,同時,應明確提出該證據是否能夠證明對方的主張。反駁對方的意見應說明理由或提供相關證據。
對對方提供的證據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表態,視為對該證據無異議。對質證意見的辯解也要求明確作出同意或者反對的表態,否則視為無異議。
對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另一方質證時可以就相關問題提問,但提問須經審判長許可。
4、 證人出庭作證。
證人出庭作證應由當事人在庭審前或者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證人確在困難不能出庭的,由提供證人的當事人向法庭宣讀證人的書面證言,對方當事人進行質證。
5、 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出庭作證。
6、 宣讀或出示合議庭調查收集的證據。
7、 合議庭成員向當事人發問。
8、 審判長宣布休庭,由合議庭對庭審質證的證據進行評議后繼續開庭。
9、 審判長宣布法庭調查結束。
當事人要求提供新的證據或者合議庭認為事實尚未查清,確需人民法院補充調查、收集證據或通知新的證人到庭、或必須進行鑒定、勘驗,因而有必要延期審理的,可以宣布延期審理。
三、 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的目的是在法庭調查的基礎上,通過當事人發表辯論意見,提出法律依據,分清是非責任。雙方當事人應當圍繞本案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問題及法庭確認的事實和證據,提出維護自己訴訟請求和反對對方主張的辯駁意見。在辯論中,應實事求是,舉出法律依據,講明道理,不得進行人身攻擊。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法庭辯論按下列順序進行:
原告(上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被告(被上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第三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互相辯論。
根據案件需要,審判長可宣布進行第二輪辯論,但應強調不得重復上一輪意見,并可限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每次發表意見的時間。
2、 法庭辯論時,當事人又提出新的事實和證據,審判長可視情況宣布中止辯論,恢復法庭調查。
3、 審判長根據辯論情況征詢各方當事人,如無補充意見,宣布辯論結束。
4、 審判長按原告(上訴人)、被告(被上訴人)、第三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的順序要求各方陳述最后意見。
四、當庭調解
1、審判長分別征詢當事人是否愿意在合議庭的主持下進行調解,當事人均同意調解時,應分別由各方當事人提出調解方案。合議庭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參考。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時間安排,休庭后再繼續調解。
2、 雙方當事人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合議庭應當宣布調解結果,告知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3、 當事人不愿意調解,或經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宣布調解無效。宣布休庭,由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評議后宣告判決。
五、 宣判
1、 經合議庭評議,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明確,能夠當庭宣判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判。
評議中如發現案件事實尚未查清,需要當事人補充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自行調查收集證據的,或尚需鑒定、勘驗的,或適用法律較難,無法當庭宣判的,審判長應宣布另行開庭審理和判決,并說明理由。
第40條 ?恢復庭審。
2、 審判長根據法庭調查、辯論情況和合議庭評議意見,對證據進行評述,認定案件事實,并說明處理糾紛的法律依據。
3、 審判長宣讀判決。
4、 審判長宣布閉庭。
民事訴訟開庭流程是怎樣的?從上文中我們可以得知,民事訴訟開庭審判流程主要包括五個環節,即開庭審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當庭調解以及合議庭評議并宣判。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回避的問題,為了法律公平公正,符合法律情形的必須按規定進行回避,保護法律尊嚴和審判公正。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開庭,打官司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民事訴訟開庭幾次才會判決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無證房屋拆遷應有什么程序
2021-03-10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