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哪些證據立案
故意傷害罪的證據主要包括: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要訊問其策劃及故意傷害犯罪的具體過程、使用的何種方法、使用的什么作案工具、被害人受傷害的部位、造成的后果包括何時、何地、何原因、何目的、何過程、何結果等要素,要訊問作案工具的來源和去向。
(2)被害人、現場目擊證人、知情人的證言,如被害人親屬、路遇的熟人、發現被害人并報案的證人等,要反映出上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辯解中涉及的相關情況,即要詢問案件的起因,被害時間、地點和經過,侵害人的人數、體貌特征和犯罪嫌疑人的各自的行為。
(3)刑事科學技術鑒定,要證明被害入的傷害部位、傷口特征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證人證言所證明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過程中的行為及所使用的兇器能相互對應,傷情檢驗、醫院病歷資料、手術記錄、護理記錄、主治醫師、護士等醫護人員證言。
(4)現場勘驗要全面客觀反映出現場的具體地理位置、方位,現場勘驗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現場提取物證的具體位置,尸體的位置,同時配有現場相關刑事照件。檢查筆錄要記錄清楚被檢查的場所、物品、人身、尸體的特征等情況。要注重在案發現場或從犯罪嫌疑人住所、身體,指認處、抓獲時所穿服裝上發現能與案件聯系起來的物證、書證的收集,如犯罪嫌疑人遺留的作案兇器、足跡、血跡、體液、毛發、衣物等,并制作相應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辨認筆錄和刑事照片,及時作出血型、指紋、DNA、藥物鑒定等鑒定結論。
(5)書證(書信、字條、電話記錄及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到達案發地點的相關書證等),要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故意傷害的相關行為。
(6)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被錄音、錄像后形成的視聽資料,要具備連續性、原始性,且要有來源說明。
(7)犯罪嫌疑人的傷害行為以不作為方式的,要查明其對防止他人受傷害結果的發生負有法定的義務或前期行為帶來的義務,其能夠履行但沒有履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要證明對方有故意傷害行,非常好處理,因為現在街道上面都是有攝像頭的,這個情況應當盡快報案,由警方來進行搜集視頻資料,然后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兩年后作廢了嗎
2020-12-11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2021-01-09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