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權利,保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民法通則》:
第十三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監護權相關法律規定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監護權相關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正常房屋被納入危房改造,補償很低,該如何維權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