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商業信譽,是指社會公眾對某一經營者的經濟能力、信用狀況等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經營者在經濟生活中信用、名譽的地位。?商品聲譽,是指社會公眾對一經營者的商品性能、品質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商品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根據刑法第221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是誰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司法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兩類主體;
1、商譽主體的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的同行,其他生產者和經營者;
2、新聞、報刊、電視臺等媒介。
一般而言,多為“他人”的競爭對手,即與“他人”生產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提供同類服務或近似服務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需要指出的是,行為人如果受經營者收買或唆使,故意在社會公眾中散布捏造的虛偽事實,詆毀和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且達到“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程度的,即應認為與經營者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共同犯罪。
三、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
(2)造成惡劣影響的。
綜上所述,造謠誹謗法人,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量刑從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到管制不等。侮辱誹謗法人的主體基本上包括兩類,市場的競爭對手和新聞報刊的媒體。只有給企業法人造成直接損失五十五以上的,或者因為誹謗導致企業停產停業,造成惡劣影響的,才會構成犯罪。
綜合上面的介紹,捏造事實造謠誹謗他人,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