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案件法律規定開庭多長時間必須判決?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零九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二、開庭后嫌疑人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三、刑事案件開庭后還可以退回補充偵查嗎?
如果需要補充證據的,可以退回檢察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百九十八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一般的刑事案件從法院受理到出具判決結果是不會超過兩個月的,但案情特別復雜,或者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大影響力的這些刑事案件,審理時間是有可能向后延遲一些的,這都是合法的訴訟程序,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必須要遵守。
法律規定起訴后多長時間開庭?
刑事案件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刑事案件開庭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校和老師侵犯學生權利的體現有哪些
2021-03-11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