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關于誹謗別人名聲作何處理
不嚴重的,為民事侵權,賠禮道歉,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情節嚴重的,涉嫌誹謗罪。
誹謗罪構成要件
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誹謗這樣子的行為并不是一發生就會構成犯罪,需要達到情節嚴重才會涉嫌誹謗罪,對于一般輕微的情況,那么雙方可以協商要求對方賠禮道歉,并且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一些精神損失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9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