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判決書開庭后多長時間出來
1、法律對開庭后多久下判決沒有規定,法律只對立案后多久下判決有相關的規定;
2、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二、民事案件開庭不去會怎樣
1.法院可以拘傳他到庭。
2.必要時可以缺席判決。
不出庭不影響你的訴訟請求,法院只要宣判就對他有強制力他必須履行。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但是被告必須到庭的,可以拘傳。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所說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見《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民事案件中,一審、二審以及再審的審限要求不同,此外對適用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要求也不同。因而,無法準確的估計到民事案件從開庭到做出判決會用多長時間。一般除了一審終審的民事案件,其余的民事案件在一審法院做出了判決之后,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也可以提起上訴。
民事判決書有效期是多久
民事判決書下來多久執行,執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拆遷安置房質量有問題,拆遷戶可以拒絕收房嗎
2020-12-28安置房的定義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