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誣告陷害罪是不是復雜客體
誣告陷害罪的客體要件是復雜客體,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顒樱锌赡茉斐稍┘馘e案。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顒?。這種犯罪是行為人企圖假借司法機關實現其誣陷無辜的目的。這種犯罪不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使無辜者的名譽受到損害,而且可能導致錯捕、錯判,甚至錯殺的嚴重后果,造成冤假錯案,干擾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破壞司法機關的威信。我國憲法將懲治誣告陷害提高為憲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二、誣告陷害罪立案標準
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
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
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我國《刑法》第243條規定,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犯罪。
三、誣告陷害罪與偽證罪區別
偽證罪與誣告陷害罪兩種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兩者的區別是:
1.前者的主體是特殊主體;而后者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前者的行為是在偵查、審判中發生的;后者的行為是立案偵查之前實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偵查的原因。
3.前者是通過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等手段實現的;后者則是作虛假的告發。
4.前者只是在個別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上,提供偽證;而后者則是捏造了整個犯罪事實。
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兩種: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無罪者受到刑事處分。
四、誣告陷害的表現
一是捕風捉影,生拉硬扯。這是誣告者慣用的手段。誣告者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聽見風就是雨,將道聽途說、捕風捉影來的哪些子虛烏有的花邊新聞、網絡段子內容,添油加醋,改造修飾,然后使用匿名手段,或者上網,或者寫信,生拉硬扯到與自己有過私人恩怨或者競爭關系的對手身上。這種似是而非、看似“真實”的內容,一旦被拉扯到某人身上,具有極大的鼓惑性和欺騙性,產生很大的殺傷力。
二是張*李戴,移花接木。誣告者在換屆或評優關鍵時刻,為了一己“私利”,采用張*李戴、移花接木的手法,把許多社會上發生過的事情搜集起來,運用現代技術和手段,通過改頭換面的PS,或者移花接木的嫁接,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夸大其詞,制造吸引眼球的新聞效應,硬栽到競爭對手身上,希望以此手段搞垮競爭對手,實現自己順利上位的夢想。
三是偽造證據,捏造事實。誣告者往往抓住一點,然后添枝加葉,憑空捏造一些事實,杜撰一些證據,將一些真真假假的內容混在一起,使誣告內容看似“真實”,然后背地里煽風點火,婉轉含蓄,旁敲側擊,云里霧里,蒙蔽不明真相的人,使得受害者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辯,不明事理的人誤會越來越深,黑鍋越背越多。
四是設置圈套,倒打一耙。誣告者通常團團伙伙,勾結幾個要好的哥們同事,策劃于密室,設置圈套,挖好陷阱,施之以花言巧語,小利糖衣,企圖釣魚上當,誘人上鉤。大凡正直之人識破其勾當,戳穿其伎倆,誣告者便兇相畢露,倒打一耙,散布謠言,搬弄是非。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誣告陷害罪是不是復雜客體”問題進行的解答,誣告陷害罪的客體要件是復雜客體,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顒?,有可能造成冤假錯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