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故意殺人罪怎么判刑處罰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間接故意是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度。關于故意殺人罪的刑罰,本條共規定了兩檔刑:
1、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所規定的“情節較輕”,主要是指防衛過當致使他人死亡、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考慮到故意殺人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條對于刑罰作了比較特殊的表述,按照從重刑到輕刑的順序列舉的,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時應當首先考慮重刑。
二、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對象:“他人”。自殺行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尸體不能成為故意殺人罪的對象。行為人誤認尸體為活人而進行“殺害”的,為對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導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時(如尸體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殺人未遂處理。
2、行為內容: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
3、責任條件:行為主體要求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要求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目的或者動機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規定的量刑標準不一樣,當然此時也要結合具體的犯罪情節,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刑。故意殺人罪造成人員受傷的與故意傷害罪導致人員死亡的,其實可能存在一定交叉的地方,所以司法實踐中需要先作出分析認定,才能確認最終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罪會見筆錄要點有哪些?
故意殺人后要賠償嗎,怎么賠償?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家暴不同意離婚且語言威脅怎么辦
2020-12-19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指定代理
2021-03-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