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代理案件要回避什么情形?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刑訴中哪些人需要回避?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與案件本身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特殊關系的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不得參加本案處理工作的一項訴訟制度。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第31條的規定,下列人員適用回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8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此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第206條分別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回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律師都知道自己在哪些情形下是必須要進行回避的,就比如刑事案件當中的犯罪嫌疑人正好是律師的表姐或表妹,對于如此重要的信息,如果說律師在接受委托的時候都沒有告知受害者,那律師本人也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