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誹謗他人怎么處理,如何進行維權
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照片、曬心情,已成為一種時髦。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短信、微信記錄、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都可以視為案件中的證據
遇到這種情況受害人可以及時報警處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權。造謠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二、在微信群受到污蔑誹謗怎么辦
受害人先做一個證據公證,可以及時報警處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權,然后去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造謠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三、發表個人言論不應觸犯法律底線
在有些人看來,微信朋友圈不過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針對一些事情和遭遇,發發牢騷罵罵娘,是不用擔心“發酵輿情”乃至“引火燒身”的。而事實卻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環環相連,只要你發了過激或過火的東西,可謂分分鐘就能演變成“公共事件”。作為一種時興的社交載體,微信朋友圈盡管可以無事不議、無話不談,但也必須謹記一條遵紀守法的無形底線。不能無中生有、胡說八道,不可信口雌黃、惡意中傷,在生活中能夠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網絡上同樣也別肆無忌憚地亂開“無軌電車”,更莫說是將其當作一個指名道姓、公然辱罵他人的泄憤之地了。
綜上所述,作為公民的我們除了不主動污蔑誹謗造謠外還可以在被誹謗或者看到誹謗的時候保存證據上呈法院,為凈化網絡環境出一份力,不僅是微信群,像是QQ這些的交流群也可以這樣處理,法院方面的懲處措施會是罰款或者拘留,對遏制誹謗行為還是有一定作用。我們知道在微信群污蔑誹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哪些途徑能中止探望權
2021-02-08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房屋拆遷以航拍圖為準合法嗎,國家有規定嗎
2020-12-25新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7拆遷拿不到賠償標準怎么處理
2020-12-10宅基地確權是不是按宅基地證上的面積計算
2020-12-27國有土地征地補償
2021-02-04在拆遷過程中,有哪些和拆遷方談判的小技巧
2021-01-03征地補償費用哪些種類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