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是一種故意引發火災的行為,單從這點上來看,情節就是很惡劣的,而要是因此造成了嚴重損害結果的,自然對行為人的處罰也就更重一些。而在處罰放火罪之前,還是有必要先做出認定,那究竟放火罪該如何來認定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放火罪怎么認定
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因此,它們的根本區別,不在于是否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從理論上說,界限不難區分。但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具體放火案件時,對于某種放火行為是一般放火行為,還是構成放火罪,有時發生意見分歧。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本法律對于放火罪的規定有兩個條文,即本條和第115條。
根據刑法理論,結果加重的條款是不發生犯罪未遂問題的,只有該條文規定的嚴重結果發生了,才能適用該條文。所以,認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應以本條規定的放火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根據刑法修正案,該條已經被修改為危險犯,即達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或嚴重后果的,就既遂。
二、法律如何處罰放火罪
根據法律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
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此時除了要考慮到主體條件外,也要注意主觀形態,要是過失導致了火災的,那此時就不能按照放火罪來定罪處罰,只能認定為失火罪。在我國,對故意犯罪的處罰往往是要比對過失犯罪的處罰重的,因而在定罪的時候就顯得很重要。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