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開庭時間能不能提前?
根據法律規定開庭時間能提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一)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有一些人不知道如何來參加一個訴訟活動,甚至是擔心自己錯過了開庭的時間,這些實際上是不必擔心的,因為對于法院來說他們在決定開庭的之前會提前通知給訴訟的參與人和當事人的,所有的信息都會公布的。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開庭,打官司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刑事案件開庭就收監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變更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9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