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受領人要書面接受遺贈嗎
受遺贈人可以通過書面或者口頭或者方式接受遺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審判實踐中以采取從寬原則為宜,即只要有證據證明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確有接受遺贈的真實意思表示即可,而不論意思表示之相對人是否是繼承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等利害關系人。特別是在受遺贈人無法聯系到繼承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時候,應允許通過公證等其他方式固定其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有利于受遺贈人方便地行使權利,防止因法律規定的模糊導致行使權利的不暢。另一方面,若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要求受遺贈人必須以特定人為意思表示,對受遺贈人要求過于苛刻,而且可能會導致受遺贈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喪失權益。再次,體現了對遺贈人和受遺贈人真實意愿的尊重,尤其是遺贈人的意愿.不應當被輕易變更。
接受遺贈的表示有哪些種類
1、向部分繼承人作出接受遺贈的口頭表示;
2、出示接受遺贈確認書等書面文件;
3、通過公證的方式表示;
4、實際占有房屋即可視為接受遺贈;
5、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