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關系,單位犯罪是指單位集體研究決定實施犯罪行為,有決策者和實行者,單位成員不一定都有犯罪意圖,我國憲法都有單位犯罪實施雙罰制,也就是單位及單位主要負責人必須接受處罰,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為單位謀取利益實施危害社會不履行法定義務,從而構成單位犯罪。
一、單位成員并非都有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成員并非都有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尤其犯罪集團的參加人都有犯罪意圖和相應的犯罪行為。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單位犯罪自首是以單位犯罪為前提的,沒有單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問題的研究。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此觀點克服了以上觀點的不足,明確地把過失犯罪納入其中,這與刑法之規定是一致的,同時也不限于以非法利益為要件,準確地揭示了單位犯罪的本質特征。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如果刑法沒有規定單位可以犯某種罪,即使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犯罪行為相符,也不能給該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定這種罪。 [2]
特征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
二、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
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單位故意犯罪的集體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決策主體體現出來的。判斷犯罪行為是否體現了單位的集體意志,需要看犯罪行為是否經單位負責人決定,否則,無法形成一個單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簡單的認為,負責人做出了的決定,就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意志,這是要具體分析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3] 1999年6月25日個人為進行犯罪違法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三、罪名主要是:刑法第120條資助恐怖活動罪;第125條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第126條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
第128條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第137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140—148條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151—153條走私罪;第159條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第161條違規披露、不披露信息罪;
第162條虛假破產罪;
第164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第175條高利轉貸罪;
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第177條偽造、變造金融票據罪;
第190條逃匯罪;第191條洗錢罪;
第201條逃稅罪;第213—219條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221—230條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244條強迫勞動罪;
第261條遺棄罪;
第327條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
第334條第2款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罪;
第347條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第355條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
第363—365條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第387條單位受賄罪;第391條對單位行賄罪
第393條單位行賄罪;
第396條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罰沒財物罪;第341條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
[4] ;第342條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第344條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罪罪
綜上所述,單位犯罪關系,單位犯罪主要罪行有,私分國有資產,罰沒財物,強迫勞動,行賄,偷稅,走私,毀壞保護植物,保險詐騙,集資詐騙,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披露不真實信息的行為,都屬于單位犯罪,單位成員不一定都有犯罪意圖,共同犯罪是犯罪集團都參與犯罪的行為。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委托合同誰承擔責任
2020-12-11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