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和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委托訴訟代理人包括:
1.律師
律師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執業,須取得律師職業資格和執業證書。接受民事案件當事人的委托,作為代理人參加訴訟,是律師的業務之一,也是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一種主要方式。當前我國的律師隊伍已逐步壯大,加之律師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和訴訟技能、經驗的優勢,因此律師已成為我國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主體部分。
2.當事人的近親屬
當事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為其近親屬。信賴是委托代理關系的前提和基礎,當事人是基于對代理人的信賴才委托代理其進行訴訟的。近親屬同當事人關系親密,容易得到信賴。并且,由他們作為訴訟代理人通常能夠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權益。
3.社會團體推薦的人
我國社會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社會團體,如工會、商會、婦聯、殘聯、文聯、消費者協會等,這些社會團體一般都專門設有法律事務部,對其成員承擔著某種保護責任。當發生涉及其成員重大利益的案件時,對其成員承擔著某種保護責任。當發生涉及其成員重大利益的案件時,這些社會團體往往會推薦法律事務部的工作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作為涉訟成員的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4.當事人單位推薦的人
我國的干部和職工與所在的單位有十分緊密的關系,當單位成員涉訴時,單位出于對職工利益的關心,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可以向法院推薦能夠勝任訴訟的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5.經法院允許的其他公民
除上述人員外,其他公民經法院許可,也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法律規定當事人委托其他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時須經法院的許可,主要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和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防止缺乏陳述和辯論能力,不能勝任訴訟的人及其他可能損害當事人利益的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二、成為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公民接受委托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授權委托書;
(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
(三)系近親屬委托的,應當提供能夠證明其與當事人存在近親屬關系的書面材料;
(四)系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應當提交推薦證明;
(五)委托工作人員的,應當提交能夠證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員的勞動合同或社會保險關系等證明材料;
(六)委托人和受委托人雙方簽名的《受委托人在訴訟代理中不收取報酬的承諾書》。
《民事訴訟法》當中對可以擔任訴訟代理人的范圍作出了規定,而在對民事糾紛進行處理的時候,其實我們經常看到的就是由律師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來擔任訴訟代理人。而除此之外,社會團體推薦的人、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一些經過人民法院法院許可的公民,也都是可以擔任訴訟代理人的。
擔任民事訴訟代理人的條件有哪些?
訴訟代理人是律師嗎
教您如何打官司之如何委托訴訟代理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流程
2021-01-18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