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罪與非罪會如何處罰?
根據刑法第313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認定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首先,妨害公務罪指向的對象是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指向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其次,妨害公務罪的方法必須是用暴力、威脅的方法,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要求用這種方法。但是,往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往往表現為司法工作人員到現場強制執行判決、裁定時(如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強制搬遷時),當事人用對執行人員實施暴力的方法阻礙執行,這既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務的特征,通常認為,對執行人員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礙執行判決、裁定,因此,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更為恰當。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的界限
當事人以暴力阻止司法工作人員執行判決、裁定,其暴力程度應以造成輕傷害為限度,如果行為人在抗拒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將執行人員或協助執行人員打成重傷甚至殺害的,則應按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處理。
(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提出申訴的界限
當事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依法具有提出申訴的權利。有些當事人在提出申訴時不冷靜,可能會對有關執行機關的人員發生頂撞,只要他未抗拒執行判決、裁定的,就不能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如果是因為原判決失當或者當事人客觀上確有困難,致使判決無法執行的,不能對當事人定罪,而應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原判決作適當改變。如果由于執行人員執行手續不完備,態度蠻橫粗暴等工作錯誤而導致當事人抵制執行判決、裁定的,也不宜對當事人定罪。而應在糾正執行人員工作錯誤的基礎上再執行判決、裁定,對于行為人只是消極地不執行判決、裁定或者抗拒執行情節輕微的,也不應作為犯罪處理的,而應先行教育,進而可強制執行。
司法機關也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類型和情節做出相應的處罰,如果法院在做出了最終的判決后,犯罪嫌疑人沒有履行相應的判決是,也是屬于觸犯了拒不執行判決罪,那么這種行為不僅給社會治安造成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司法機關的權威性,所以是一定會受到處罰的。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小額民事訴訟拒不執行、執行難的原因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開發區能出讓土地嗎
2020-11-18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城中村拆遷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1-01-18戶口從農村遷出,居住地拆遷能得到怎么樣的補償
2021-01-26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1-02-13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人應該怎么補償安置
2020-12-10征地補償分配與戶口有什么關系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