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家賠償請求的時效時間是多久?
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shù)臅r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該法還將國家賠償程序分為兩種,即第二章規(guī)定的行政賠償程序和第三章規(guī)定的刑事賠償程序。兩種賠償程序均作出了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表明,請求時效是國家賠償法為賠償請求人單獨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國家賠償設定的時間期限,在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程序中均適用,時效期間是兩年。如果請求人在兩年內(nèi)不行使請求權請求賠償義務機關處理,他就喪失了請求權。
相關人士認為,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請求權可分為程序法意義上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申請的權利即申請權和實體法意義上的依照法定程序獲得賠償義務機關賠償?shù)臋嗬传@償權。喪失請求權是指賠償請求人喪失實體法意義上的獲償權,而不是程序法意義上的申請權。賠償請求人在沒有時效中止的情況下,超過請求時效期間,仍有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申請的權利,但是,賠償義務機關可以因時效完成而拒絕履行賠償義務,其法律意義上的賠償義務歸于消滅,則賠償請求人喪失獲償權。
國家賠償法時效期限總結包括哪些?
一、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有無時間限制
時效,指一定的事實狀態(tài)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將產(chǎn)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的制度。此項制度“利用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通過設定對權利或義務主體有利或不利的法律效果,鞭策、督促權利或義務主體盡快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一)時效有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兩種。
1、取得時效一般指取得領土占有權或財產(chǎn)所有權的時效。
2、消滅時效,亦稱訴訟時效,指權利所有人不行使權利的事實持續(xù)一定時間后,該權利歸于滅失的制度。
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我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時效即為消滅時效。
《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1款規(guī)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shù)臅r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nèi)。”其他國家的國家賠償法也均規(guī)定有類似的時效。這樣規(guī)定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關系,有利于國家機關開展工作,從而有利于合理合法地保障賠償請求人的權益。如果等到國家行政侵權或司法侵權事實所造成的社會關系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質(zhì),再行使請求權,可能造成社會關系的再度混亂,也不利于有關機關調(diào)查取證,盡快解決問題。
“時效為兩年”,即從某年某月某日至第三年的該月該日。如從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時效為兩年”的起算時間,既不從受害人受侵害之日開始計算,也不從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是從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受害人在確認后仍被羈押的期間不計算在內(nèi);“時效為兩年”,是指受害人必須在兩年內(nèi)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一旦提出了請求,進入?yún)f(xié)商先行程序、復議程序后,即按協(xié)商先行程序、復議程序的法定期限進行,不需要再考慮兩年時效;“時效為兩年”,超過兩年才提起請求怎么辦?《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目前均無規(guī)定。
對于超過兩年時效提出國家賠償請求者,可參考最高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guī)定:賠償請求人超過請求國家賠償時效提出請求的,賠償義務機關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駁回其請求。
二、請求賠償時效的中止
時效的中止,指在時效期間之中,因出現(xiàn)某種法定事由而暫時停止時效期間的進行,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期間仍然有效,待該事由消滅后,時效繼續(xù)進行。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2款規(guī)定:“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nèi),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這一規(guī)定與《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完全一致。其要點有三:
(一)必須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nèi),即只有時效期間已經(jīng)過1年6個月之后,出現(xiàn)法定中止事由,才能形成時效中止。
(二)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nèi)出現(xiàn)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必須達到使賠償請求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程度。
不可抗力,一般指地震、水災、火山爆發(fā)等自然災害。在當時條件下,請求人無法預測、抗拒、控制和避免。其他障礙,指請求人突發(fā)疾病、意外傷害等造成神志不清至不能行使請求權之程度。
(三)造成時效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時效期間應繼續(xù)計算,中止前的1年6個月仍應計算在內(nèi)。
與時效的中止相關聯(lián)的,還有時效的中斷和時效的延長兩種情況。時效的中斷,指時效期間進行中,因出現(xiàn)某種法定事由致使以前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無效,該事由消失后,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該法定事由有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這些法定事由與國家賠償中的事由不甚一致,因之國家賠償法未規(guī)定時效的中斷。但時效的延長則與此不同。時效的延長,是指請求權人在時效期間未行使請求權,也無法定時效中止事由,但經(jīng)審查認為其不行使請求權有正當理由,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時效期限予以適當延長。
綜合上面所說的,對于受害者來說如果自己所表況是符合國家申請賠償?shù)臈l件,那么就必須要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nèi)申請,如果超過了時間,那么就再也沒有賠償?shù)娜魏螜嗬裕欢ㄒ煤玫牧私鈬屹r償?shù)姆煞ㄒ?guī)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到賠償。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xiàn)執(zhí)業(yè)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zhí)業(yè)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wǎng)等平臺查詢)3、執(zhí)業(yè)地區(qū):重慶4、經(jīng)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chǎn)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zhèn)€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zhí)業(yè)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zhí)業(yè)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離婚財產(chǎn)
2020-12-14未盡贍養(yǎng)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jù)
2021-02-22婚前財產(chǎn)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房產(chǎn)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終止勞動合同會發(fā)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爭議調(diào)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