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
民事、行政案件為6個月,刑事案件為刑罰執行完畢后2年
對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訴法第204條明確規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限。新行訴法雖沒有規定再審申請期限,但其第9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據此,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
新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同樣沒有規定再審申請(申訴)期限,但《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法發[2002]13號)第10條卻規定刑罰執行完畢后兩年的申訴期限,同時規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形: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屬于這三種情形的,逾期申請不予受理。而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的情形屢見不鮮。這樣,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情形存在。
二、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如何處理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三、行政訴訟案件不適用新民訴法第209條
可不申請法院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抗訴
需要進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訴法沒有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規定,是否應當適用新行訴法第98條及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必須在被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后再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筆者之見是不可以適用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請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新行訴法第98條規定的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而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可否依當事人申請的問題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之列。
那么可不可以用公權法定來說事呢?答案應該也是否定性的。一是這個問題可轉換為當事人可否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如此便是“法無禁止即自由”了。而檢察機關從當事人的申請中發現了錯誤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二是檢察機關原本沒有參加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申請是其發現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徑,在許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條件。所以,要提起對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就應當允許其將當事人的申請作為行使監督權的重要材料來源。
四:最后通道:以涉訴信訪形式轉而啟動法院再審程序
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
再則,逾期申請再審的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其唯一的救濟途徑還是救濟途徑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將逾期的再審申請看成是一種涉訴信訪,并將其作為法院內部審判監督的來料來源之一進而轉入由法院內部啟動再審程序。
按照新近的涉訴信訪政策即中央兩辦《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的要求,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并且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其規定:“對于已經結案,但符合復議、復核、再審條件的,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結決定。除有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那么,逾期申請再審究竟屬于其中的哪一種情形?
逾期申請再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逾期即超過再審申請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請即要求對其認為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審改正。剩下的問題是:
(1)是否符合再審條件?
(2)是否屬于窮盡法律程序?
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僅僅不符合申請再審的申請期限條件,并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的本院院長或上級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條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實質條件。而且,既然還有法院內部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審判監督程序,逾期申請再審也就不屬于“已經窮盡法律程序”。
因此,可以將逾期申請再審的申請看作是符合再審條件的涉訴信訪,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審或者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只有如此窮盡法律程序之后當事人反復纏訪纏訴的,才能按照涉訴信訪終結程序辦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可以如此辦理,與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請再審的也不應例外。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對該問題有所了解,俗話說過時不候,過了再審期限就算當事人申請了再審也是會被駁回的,是不會授予審理的,這個時候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照法律法規協商再次審理的時間等問題。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屬于行政合同嗎
2020-12-06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房屋拆遷后購房,提取公積金需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1利用注銷企業公章簽拆遷協議合法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