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和搶劫的區別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是兩個性質不同的犯罪。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的客體是單一客體,即公民的生命權。
(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為了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一種手段,二者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權利。由于這些區別的存在,在司法實踐中,二者的界限一般是不會發生混淆的。但二者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這些聯系表現在:
①搶劫罪雖然主要是侵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但同時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公民的生命權,因此,搶劫罪的客體要件與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間存在包容關系。
②搶劫罪的行為方式是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殺人罪的行為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因此,在犯罪的行為方式上,二者之間也存在交叉關系。
③搶劫罪一般是先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而后取得財物,使用暴力、劫取財物都是故意的;故意殺人罪,行為人殺人后,劫走被害人的財物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其殺人、劫物也都是故意的。
因此,在這方面二者也有相似之處。對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根據案件的特點,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從司法實踐看,搶劫殺人案件主要有三種情況:
A、先殺人后搶劫的案件,即事先只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而無搶劫他人財物的目的,搶劫財物是在殺人以后對其親屬實施的,或者殺人以后,見財起意又將其財物拿走的案件。基于殺人的故意,實施殺人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后又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故意,實施了搶劫的行為,構成搶劫罪。這兩個罪之間沒有內在的牽連關系。類似這類案件,應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
B、在實施搶劫財物過程中先、殺人后劫物的案件,即在搶劫財物過程中,先將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殺死,剝奪其反抗能力,當場劫走其財物。殺人是劫走財物的必要手段。雖殺人在先,劫取財物在后,但都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殺人是劫取財物的必要手段。因此,應定搶劫罪。
C、搶劫以后又殺人的案件,即搶劫財物后,為了保護贓物、抗拒逮捕、毀滅罪證,當場又殺人的,或者為殺人滅口而殺死被害人的案件。殺人滅口行為,與搶劫沒有內在聯系,因此是兩個獨立的犯罪,應分別定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兩罪并罰。至于搶劫后為了護贓等而當場使用暴力殺人的,應視為搶劫行為的繼續,仍只能定為搶劫罪,為護贓而當場行兇殺人,可作為從重處罰情節。
綜上,對于搶劫殺人案件的定性要把握兩條界限:一是殺人是否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中;二是殺人是否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是否與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之間存在目的與手段的內在聯系。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應定搶劫罪;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之外,或者雖與搶劫財物過程有聯系,但與搶劫財物無內在聯系,應定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征收范圍內的無證房,有拆遷補償款嗎
2021-01-29成都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用是多少
2021-02-25有地契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5陽江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0安徽省房屋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7戶口不在農村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3所有權爭議的房屋,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