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立案標準
以營利為目的組織他人進行收購人體器官、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應當納入本罪的范疇,構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構成要件
一、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應該是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我國著名刑法學者趙*志教授認為,此處的故意應該界定為直接故意,而不是間接故意。他認為,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在實施此種行為是明知的,并且希望組織行為和出賣行為的順利進行。組織行為在本質上對于法益的侵害性持持積極的態度,與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對危害后果積極追求的心態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然而“放任”則持的是一種“聽之任之”的心理態度,與“組織行為”的積極性相沖突。筆者也贊成趙*志教授的觀點。本罪中的“組織”和“出賣”行為都是一種積極的作為,對于犯罪結果更是積極追求,并不是置之不理的,因此對于故意應該縮小為直接故意比較合適。
二、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具有雙重性。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既侵犯了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也危害了國家有關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秩序。一方面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者,把他人的器官當做商品進行買賣,進行交易,損害了他人身體健康完整權,盡管本罪成立的前提之一是必須得到器官出賣者本人的同意,但這并不能阻卻該組織行為的違法性。人體器官作為本罪的犯罪對象,不同于市場中的交易物品,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對人體器官進行買賣也是對社會風俗的一種侵害:另一方面,國家對于器官移植都有明文規定,都有一定的程序來進行保障,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不利于醫療管理秩序的維護,是對這種秩序的破壞。盡管《刑法修正案(八)》將本罪納入分則第4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更多的是保護器官出賣者的身體健康權,但筆者認為本罪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國家器官移植的醫療管理程序。
折疊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組織他人進行出賣人體器官的行為。在這里有需要對“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三個詞語需要進行分析,這也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關鍵。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是指在征得被害人同意或者承諾,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以獲得非法利益。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協議拆遷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