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騙兒童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目前,我國尚未對拐騙兒童罪作出司法解釋規定,但在刑法中有關于拐騙兒童罪的規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收養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量刑時,對于多次拐騙兒童的;對被拐騙兒童有奴役、虐待情節的;對被拐騙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對造成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憂慮成疾或導致其他嚴重后果的,均應依法從重處罰。
拐騙兒童罪指以欺騙,引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拐騙”,主要是指使用欺騙、利誘或者其他手段,將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
拐騙兒童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總之,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將拐騙的兒童收養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為了供其使喚、奴役;也有的是因為非常喜歡兒童而實施拐騙的。從實踐看,拐騙兒童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子女的人,想把拐來的兒童收養為自已的子女。這樣的人主觀上并不是想殘害兒童,但是,他們這種極端損人利己的行為,使受騙兒童的心靈遭受嚴重創傷,給兒童的父母和其他親人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也給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帶來威脅。因此,對于拐騙兒童的犯罪行為,不論其動機、目的如何,都不應忽視其社會危害性,必須給以應得的懲罰。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現在我國法律規定的是,在兒童失蹤后可以馬上報警立案,這樣可以為救援爭取時間。在現實生活中如有遇到此類問題的,可以找專業的律師介入處理。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