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
仲裁裁決后通常情況下60天可以拿到補償。申請勞動仲裁后,從受理投訴到問題解決通常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應當在接到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處。
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據: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二、勞動仲裁流程是什么?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勞動仲裁的流程如何?
1、勞動保障當事人提出仲裁的,應當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2、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受理的,應當由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并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及相關證據。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
3、仲裁庭應當于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撤訴處理,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4、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案,案情復雜確需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不得超過十五日。
5、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7、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日常生活當中仲裁裁決一般是比較好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相對于訴訟來說的話,它是比較簡單的,而相對于其他的一種解決方式又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因此大多數人會選擇仲裁裁決,而且他在裁決作出之后,很快也會拿到補償。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勞動仲裁法實施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進行公證的婚前房產離婚后歸誰
2021-02-13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