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再往前推,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的宋*木事件等一系列類似案例。
或許這些為社會所知的案例僅僅是冰山一角,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受害者出于各種原因選擇了隱忍。
為什么職場性騷擾事件屢禁不絕?
受害者尤其是女職工再遭遇性騷擾時該如何有效維護自身的權益呢?
首先,職場性騷擾屢禁不絕的原因,我認為還在于法律規制手段的缺失。
盡管我國有不少法律法規都對性騷擾有過相關的規定,比如《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條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受害婦女有權向單位和有關機關投訴”;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十一條也規定“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但關于職場性騷擾的定義和構成要件卻語焉不詳,以至于何種程度的言語、舉動屬于性騷擾,如何區分性騷擾行為和正常玩笑打鬧等行為,在實踐中很難把握。
更重要的是,不論立法層面的法律法規還是公司企業內部層面的規章制度,都沒有對性騷擾行為應如何處理,如何歸責做出過明確的規定,以至于事到臨頭才急匆匆做出處理決定。
對于企業而言,在處置類似事件時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那么對于普通勞動者,尤其是女職工來說,對面職場性騷擾如何應對呢?
童律師表示,職場性騷擾不同于其他侵犯個人權利的行為,當事人應當理性應對,采取恰當的措施。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職場性騷擾是對個人權利和尊嚴的侵犯,不管行為人許諾有多美好,多誘人,我們都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種陷阱,是以尊嚴、隱私、乃至自由作為代價的犧牲。
當事人面對性騷擾時應當果斷拒絕,切忌內心產生動搖。
其次,注意保留證據。
我們可以看到在民生銀行性騷擾事件中,當事女職工的應對方式堪稱教科書式的手段。
第一,要擺明自己的立場和底線,堅決不妥協;
第二,不管是法律還是維權,都是講究證據的,保存好對方不恰當的言行舉止方面的證據,比如微信截圖,是維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正確利用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乃至媒體輿論等手段,對性騷擾加害人進行有效反制。
如果當事人在面對性騷擾時,沒有保存足夠的、有效的證據,那么無論是向單位領導申訴,還是求助法律手段,都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救濟。
從律師的角度來看,當事人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寄希望于領導的調停協調,而是應該提高警惕,加強維權意識,注重證據保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