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彭某與徐某(女)經人介紹相親認識半個月左右,尚未確定關系。某日晚8點多二人在一餐廳約會,聊了1個多小時,徐某覺得天色已晚,要求彭某騎摩托車送自己回家,彭某答應,其在沒有摩托車駕駛證的情況下,用借來的一輛無號牌兩輪摩托車送徐某回家。車行至一路口本該左轉,但彭某沒有左轉,而是繼續直行。徐某提出質疑,彭某解釋說:“現在才9點半,還早,到我弟弟家喝杯茶,聊聊天,等一下就送你回去。”徐某明確表示太晚了,不去,并說:“你要是再走,我就跳車了。”彭某想早點確定關系,就說:“不要跳,很危險。”繼續以每小時四五十公里的速度前行。徐某再次提出“要跳車了”,彭某不以為然地說“不要開這玩笑”。沒想到話剛說完,徐某就跳下車,頭部著地受傷,后經醫院搶救無效,因特重型顱腦損傷死亡。
律師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于本案中,對彭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大致:有三種觀點:1、彭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2、彭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3、彭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在我看來,彭某的行為應當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對于彭某來說,二人通過相親認識,而且是朝著發展為戀人甚至未來是要結婚的,并且在事故發生后積極救治徐某,主觀上不存在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的故意。行為人不僅不希望發生徐某死亡這種結果,而且是完全反對這種結果的發生。他一直認為徐某只是在開玩笑,“裝矜持”,在主觀上表現為“過于自信的過失”。
最終,彭某的過錯直接導致徐某做出跳車的舉動,最終導致徐某死亡的嚴重后果,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構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刑事賠償一年標準
2021-03-15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