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抑或是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等特殊人員,因其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為了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往往要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司法機關可對其采取取保候審方式,那么如果是被錯誤取保候審,取保后可申請國家賠償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錯誤取保候審的,不能夠獲得國家賠償。國家賠償主要是計算被羈押的時間,也就是被刑事拘留期間。 取保候審在實際上是沒有被羈押的,因此無法獲得國家賠償。
一、國家賠償概念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二、國家賠償中對于刑事拘留期間的賠償規定
第十五條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
(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三、取保候審形式
取保候審包括兩種形式:提供保證人或者提供保證金。取保候審人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活動,取保候審與特定場所(看守所、監獄)的羈押是不同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取保候審期間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在取保候審期間人身自由雖受到部分限制,但實際上沒有被羈押,根據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宣告無罪后,取保候審期間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取保后可申請國家賠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取保候審期間沒有被羈押,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活動,不符合國家賠償法中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之一。因此,若被取保候審后宣告無罪,國家是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具體相關事宜可咨詢律師為您詳細解答。
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罪怎么辦
取保候審從哪天開始算時間,可取保候審條件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