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證員法定回避有哪些情形
公證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人員應當自行回避:
1.是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2.與本公證事項有利害關系。是指辦理公證事項的結果與公證人員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響。
3.與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正確辦證的。
二、擔任公證員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規(guī)定,擔任公證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齡二十五周歲以上六十五周歲以下;
(三)公道正派,遵紀守法,品行良好,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四)通過國家司法職業(yè)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yè)資格;
(五)在公證機構實習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yè)經歷并在公證機構實習一年以上,經考核合格。
第十九條 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工作,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務滿十年的公務員、律師,已經離開原工作崗位,經考核合格的,可以擔任公證員。
三、公證員不能有哪些行為
(一)同時在二個以上公證機構執(zhí)業(yè);
(二)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yè);
(三)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公證;
(四)私自出具公證書;
(五)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
(六)侵占、挪用公證費或者侵占、盜竊公證專用物品;
(七)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
(八)泄露在執(zhí)業(yè)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九)法律、法規(guī)、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guī)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公證員一般適用了回避制度的,那么就意味著就本次公證,其不能再參與了。而作為公證中的當事人,如果參與本次公證的公證員存在一些情況,可能會對公證的結果造成影響的話,可以向公證處申請回避。但最終,該公證員是否需要回避,這應該是有公證處決定。所以,不是當事人提出了回避申請,公證員就一定要回避。
公證員受賄的后果是什么?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公證的特別程序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wèi)計委處理醫(y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小企業(yè)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企業(yè)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xù)怎么辦
2021-03-2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2-08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