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繼承的方式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
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和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二、繼承權該怎么實現
權利主體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權利實現
繼承權的實現,亦稱為繼承權的兌現,指繼承人依法取得繼承權后,根據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的方式取得遺產的法律后果。
繼承權的實現要具備幾個前提條件:
1、繼承人在繼承權主體的范圍內;
2、繼承權人沒有喪失繼承權;
3、繼承權實現的內容是合法的,沒有侵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
《繼承法》第2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要實現繼承權,首先應明確自己是否具有繼承主體資格,有遺囑按遺囑,沒遺囑按法定繼承。繼承開始后,任何一方繼承人均有權提出分割遺產。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