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立案標準怎么確定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公通字〔2010〕23號)第十三條,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使其親友非法獲利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有關單位破產,停業、停產六個月以上,或者被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解散的;
(四)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二、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與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區別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與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在客觀方面都利用了職務便利,主觀方面都出于故意,并且具有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且兩者同為結果犯。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犯罪主體不同。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主體是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這里的工作人員不僅僅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也不僅僅指董事、監事、經理等管理層人員,而是泛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所有工作人員。而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是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和經理,范圍要小很多。
2.客觀方面不同。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便利,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自己的親友經營,或者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自己的親友進行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商品或者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銷售商品,或者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不合格商品。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在客觀方面則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
3.犯罪結果要求不同。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結果為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而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犯罪結果為行為人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巨大。
關于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如果行為人雖然利用職務便利實施了為自己的親友經營非法提供便利的行為,但如果沒有給國家利益造成實際損失或者雖有實際損失但不屬于重大損失,則都不能以本罪論處。犯罪主體上,本罪為特殊主體,即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這里的工作人員,不僅僅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也不僅僅指董事、監事、經理等管理層人員,而是泛指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所有工作人員。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和貪污罪的界限是什么?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主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