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行賄被刑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因行賄被刑拘的法律規定是刑法第69條第1款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至4日。”
第2款規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 日。”
第3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
這就是說,拘留剝奪人身自由的期限,一般為10日,特殊情況下為14日;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后羈押時間可長達37日。
《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拘留具體是指什么
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于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80條和第163條對于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拘留是指將對象拘禁限制,但拘留不一定需要法院命令,警察機關亦有拘留權,但各國允許拘留的總時間長度不一,有些國家甚至于可以無限期的拘留對象。刑事訴訟中的拘留,稱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遇有緊急情況,暫時限制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方法。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后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論是因為哪一種罪名被拘留,后續都需要在時間方面緊急的提請批準逮捕。因為拘留畢竟是現實的人生自由,所以很有可能導致他們的權利受到損害,必須要嚴格的來執行,拘留的期限方面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是不能夠超過7天的。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的條件
2021-01-25買到過期食品怎么賠償
2021-01-30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什么叫現房
2021-01-06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土地轉包
2021-03-21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