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
1.泄露并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3.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誹謗罪定義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基本案情:
是不是指不公開用文字侮辱他人的名譽算是造成誹謗罪或者是在公共場合和網絡上用文字公開侮辱他人算是造成誹謗罪?這兩者的誹謗罪哪個比較輕,兩者會得到什么樣的處罰。
誹謗罪的構成條件: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只要事實存在,兩者都構成誹謗,誹謗罪需情節嚴重,前者一般是道歉,后者就需要負法律責任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