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91次會議通過)
【發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文號】法釋〔2013〕24號
【發布日期】2013-09-18
【生效日期】2013-09-30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13年9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9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
為依法懲治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對審理此類案件具體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編造恐怖信息,傳播或者放任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應認定為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
明知是他人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應認定為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第二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一)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采取緊急疏散措施的;
(二)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
(三)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
(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采取緊急應對措施的;
(六)其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第三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盜版ps做商用算侵權嗎
2021-03-19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