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分割有哪些原則要遵循
1.在遺產的分割順序上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這就是說,在分割遺產時,首先應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中的拉指辦理,無遺囑時才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定分割。
雖然被繼承人立有遺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1)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贈的;
(2)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3)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4)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5)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2.在遺產分割的基本精神上,體現互助團結、權利義務相一致和對未成年人或生活困難的繼承人給予照顧的原則。
就遺囑繼承而言,法律除對繼承喪失作了明確規定外,強調遺產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就法定繼承而言,法律要求繼承人本著互助互諒、和睦團結的精神分割遺產,并規定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但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而有撫養義務和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3.在遺產的處理上,貫徹充分發揮遺產實際效用原則。
我國《繼承法》第29條第一款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中的房屋、生產門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遺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公民個人擁有的生產資料日益增多,在企業中的投資比例逐漸加大,遺產分割往往既直接關系到繼承人的實際利益也會奪某些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這就要求繼承人努協調遺產的處理與生經營需要之間的關系,以有利于穩定經濟秩序,捉進生產發展。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可以依法轉移給他人的個人合法財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產,遺產只存在于由繼承開始到遺產處理結束前這段時間之內。公民生存時所擁有的財產不是遺產,只有在他死亡之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喪失,遺留下來的財產才能成為遺產。遺產處理之后,已經轉歸承受人所有,也不再具有遺產的性質。作為遺產的財產是一個不但包括所有權、債權、等的財產權利,也包括債務那樣的財產義務,即它是一定的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的統一體。繼承不僅關系到繼承人的利益,而且關系到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一種制度,必須對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債權人雙方提供平等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